一間,又一間書店關門之後

這禮拜十二至十七日是台北書展,想到去年十一月十日到一本書店去聽的編輯人的思考筆記遲遲未整理,就......我隨意。

主題:「從一間書店關門開始,談編輯電影原著小說和出版日常」
主講人:麥田出版主編巫維珍小姐

一間書店關門之後

1987 年,持續了 38 年又 56 天的戒嚴,於 7 月 15 日,由蔣經國宣佈解嚴,解嚴後的台灣,書市有了更多的發展。
1989 年 1 月 24 日, 吳清友於台北市創立了誠品;1999年,誠品敦南店開始 24 小時營業。
1995 年,博客來網路書店成立。

2017 年,Readmoo 開發的電子書閱讀器 mooInk 上市。
2017 年 9 月,博客來網路書店終於開始經營電子書了。
*這裡順便把這幾年備受矚目的電子書的歷程加進來

台灣第一間連鎖書店:金石堂,2018 年 6 月 24 日,過去曾是書店一條街的台北重慶南路,開立 34 年的金石堂城中店,正式熄燈。
遽聞 1950 年,這條街上包含小書攤,曾有 100 間的書店。

除了一間一間的書店關門,根據臺灣國家圖書館的統計:
2017 年,出版機構總計有 4,987 家,出版的新書有 40,401 種。
2018 年,出版機構總計有 4,940 家,新書 39,114 種。
*統計是有向國家圖書館申請 ISBN 的數量。

將近 5,000 家的出版社,常態運作的約 1,000 家,其中出版數有一半是翻譯書,最大來源為日本,接著是美國、英國,以及近年開始較常看見的韓國翻譯書,但韓國翻譯書的銷售量不如預期,猜測也許跟喜歡韓國文化的年齡層較低有所關係。

想到最近推友的推
我回覆:「台北最大家具展覽上線啦!」
身為一個買書速度遠大於讀書的人,也是真的羞赧啊,但反省歸反省,家具歸家具。

(喂)

接著巫維珍主編分享了幾個與出版業相關,她個人心有戚戚焉的作品,較記得有這幾個。

日劇《校對女王》、同時有漫畫及日劇的《重版出來》,因為《重版出來》我剛好有看過日劇,劇中講究對漫畫的重版,也就是再版印刷,遂詢問巫維珍主編,初版的印刷量?以她所知的,書籍的第一版數量沒有一定,有 1,500 至 3,000 本,也有一刷就 8,000 本,通常在書籍印刷上市前會詢問通路,而再版的數量就較少,約在 1,400 至 2,000 以下。

東野圭吾《歪笑小說》,裡頭談的是東野圭吾年輕時剛踏上作家之路時的經歷,裏頭有談到包括文學界和出版界的一些事。

輕小說作品, 酒月酒《編輯是魔法少女》:
「從現在開始,你生是出版社的人,死是出版社的鬼。」

《圈外編輯》:
「編輯基本上是很孤獨的作業。」

出版業的輪迴作業包括:
「選書、翻譯、編輯、行銷、印刷、業務、書店、讀者」
有些出版社前三項工作都是同一人。

版權頁的秘密

這裡談到的是在每本書都會有一頁版權頁,之前我不曾注意到,到那天才知道原來這裡頭紀載了種種書籍資訊。

《熔爐》
2009 年由 孔枝泳撰寫的《熔爐》於韓國出版,2012 年 7 月台灣出版, 2013 年 1 月,作者來台,這本書幾年後,由於改編成電影裡的主角孔劉大紅,2017 年書又熱賣。

《丹麥女孩》
一般與國外簽版權合約是 5 年,於是 2011 年談《丹麥女孩》書籍版權,當時遽聞改編電影會由  Nicole Kidman 主演,所以編輯很看好這本書的發展,中間拖了幾年,到了 2015 年,主演改成  Eddie Redmayne,當時並不是非常出名的演員,但合約簽了,書也不能不出,於是 2015 年 6 月,《丹麥女孩》出版,隔年 1 月,台灣《丹麥女孩》電影上映,結果電影入圍奧斯卡後大紅,間接造成了書籍熱賣。

看到主編分享的時程表與歷程,忍不住感嘆選書跟簽賭差不多啊,人生果然處處是賭局。
對了有提到《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賣了十萬本wwww,我沒看過耶。

如何讓讀者理解一本書的重要性?
‧具公信力。(例如:浪達文學獎)
‧重要歷史事件。
‧愛不分靈魂。
‧加入本地元素。
比方說《丹麥女孩》收錄高自華〈 跨越性別的跨性情感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書中加入這樣的文章有些是需要經過國外作者同意才行。
‧強調版本的權威
這裡談到由夏宇翻譯的法國文學《夏日之戀》,夏宇,眾所皆知的作家及詩人,當時出版社想改版《夏日之戀》,於是去信給夏宇,詢問了一年,夏宇同意改版後,過了兩年才改版完成,一般作品是三校,夏宇改了六次。
為此次再版,找了聶永真來做設計本書,夏宇得知後回覆:「不要把他做的太那個」,總之在種種運作及奔波後,總算順利付梓成書。
巫維珍編輯說在出版後的某一天,她突然收到夏宇寄來的簽名書,也算是圓滿了。

座談提問時間及其他筆記:
‧給想進入出版業的人的建議?
在一個類別建立自己的專業度。
‧覺得做編輯最難事情?
「跟讀者溝通」,如此長的故事要怎麼要告訴讀者。
‧電影書衣版小說的封面選擇?
在台灣還沒上映前,電影公司部會授權劇照,封面的照片蠻多都是由電影公司指定。
‧電子書出版的選擇?
現在通常在談紙本書的版權時會一起談電子書版權。(我這裡筆沒水了沒甚麼紀錄到 #欸 但想想這可能就是有些較舊的書尚未有電子書的原因之一。)
‧許多地方的書,包括台灣,作者死亡之後五十年後會變成公版書,部分國家如英國、美國則是七十年後,除非像海明威有基金會管理,版權就是基金會所有。

最後,一本書店的主人與麥田出版主編巫維珍,彼此詢問認為自己所在的產業最大的困難:

巫維珍主編:「只缺讀書的人。」 
一本書店店主:「不閱讀。」

這裡又想借用我在專訪憤死唱片的文章上讀到的

他們說:「一座城市沒有一間唱片行是件可恥的事!」
同樣的,「一座城市沒有一間書店是件可恥的事!」

如果喜歡書或者喜歡書店,更或者唱片(唱片行比書店更稀有),那就應該支持,雖然我之前在 medium 上讀過但要再找一直找不到的書店能存活下來並不是靠讀者一本、兩本的購買,所以蠻悲觀,不過,喜歡但是不支持那到底喜歡屁喔。


延伸閱讀:
劉揚銘 2017/06/05:從數字看書市(中):台灣新書出版量世界第二,但國人平均每年只買4本書!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12/23:全球「無知國家」台灣名列第三 僅勝過中國、印度
網路溫度計 2016/10/24:甘願痛苦入戲4個月、賠錢也要拍《熔爐》!只因孔劉領悟了這件事
陳琡分 2013/03/11:專訪《熔爐》作者孔枝泳:我在極惡之人身上,看到善良的可能
蘋果日報 2016/2/27:奧斯卡獎呼聲最高 《丹麥女孩》原著狂賣6倍
劉揚銘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17/8/26:Miru/兩年後,獨立書店還在嗎?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2011/2/3:公共版權、孤兒作品、版權書和翻譯書
2017060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盧廣仲,連續劇裡的「繁華攏是夢」

憂鬱治療指南 X 徐珮芬

但你已經不願意再浪費我 X 徐珮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