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焦慮歲月》史考特.史塔索(上)

把自己讀這本書的一些感想紀錄下來,因為斷斷續續的讀,斷斷續續的整理,摘錄的也都是比較感興趣且有所感之,內容有些亂,不過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常常焦慮的人,當成一帖藥,不太會焦慮的人,也可以感受一下。

本書目錄將內容分為五部,共十二章,章節字太多了就稍稍用此分段吧。



第一部 焦慮之謎

「沒有一個審判官像焦慮那樣,總知道如何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沒有一個間諜比得上焦慮,總用最詭詐的手段攻擊他懷疑的人,而且知道如何挑選一個人最脆弱的一刻下手。焦慮也知道如何設下陷阱,比任何一個聰明的法官還了解如何質詢、審問被告,絕不會讓他逃之夭夭。」p9


開頭就是關於焦慮的一切,引自齊克果《焦慮的概念》(1844),接著娓娓道來自己焦慮的種種。如同書名,作者本身就是一個焦慮纏身的人,從小至大,30年來飽受焦慮症所苦的人,所以書中大多都是他自己焦慮情況的描述,怎麼樣治療、服藥等等。很有趣的是作者提到非常多的知名人物,無論是醫生、心理學家、哲學家、史學家、運動員、演員的「病史」,讀來不會枯燥,更不會焦慮,反倒在字裡行間感覺到安慰!

「一般而言,完全無法體驗焦慮的人,可說是嚴重的病態,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要比嚴重焦慮的人還來得大,換言之,這樣的人是反社會人格者。」p16


齊克果說,人必須經歷焦慮的考驗,才能學到人生最重要的一課,了解存在的意義。或許他這麼說錯了,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一課,可能是如何控制過度活化的杏仁核。


書裡也大量引用許多關於焦慮的,也有許多我讀到「???」,例如,沒想過亞里斯多德會寫出「恐懼會使人拉肚子,這是因為情緒會使腹熱增強。」

蠻驚訝古希臘人"已知焦慮",而且在 2,000年前希波拉克底便對「體液」有所研究。

對希波拉克底而言,「體液」就是人發瘋的原因,大量膽汁突然湧入腦部,因此產生焦慮。(亞里斯多德承襲希波拉克底的學說,但特別注重膽汁的性質,膽汁溫熱就能使人覺得身體暖和,而且生氣蓬勃:膽汁冷冷的,則會使人焦慮、膽小。)p19



----------

常常,我滿腦子都是一個病人,也就是我自己。 佛洛依德寫給福利斯的信(1987年08月)p30 


作者在書裡寫道:佛洛依德是「焦慮的守護神」,非常貼切,也有點好笑。雖然我有《精神分析導論演講》,但我根本沒印象我看過這本書,和佛洛依德本人也不太熟,不過真是久病成良醫,沒想道佛洛依德他老人家也那麼病,嗯嗯。

作者整理了什麼是焦慮症、焦慮的症狀以及醫學上對焦慮症的定義的演變,有心理學家沙爾賓建議,應該廢除「焦慮」一詞,他宣稱「焦慮這個指涉很多的心理現象名詞已經過時,沒有用處了。」不過,至今,焦慮這個詞用得更氾濫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不缺有病的人啊!


整理了作者的治療醫生--W醫生對焦慮的治療理論,共分四大類:

1.心理分析:禁忌思想(通常與性有關)或內心衝突是焦慮之因。
治療方法:讓病人去感知受到壓抑的衝突,瞭解自身內在的癥結,透過精神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深度了解並改善。

2.行為學:認為焦慮是恐懼制約,由經驗形成。
治療方法:暴露療法或認知重建,也就是去改變想法,是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3.生物醫學:60年前盛行,把焦點放在焦慮的生物機轉,如:杏仁核、海馬迴、藍班核。
治療方法:通常利用藥物治療。

4.經驗療法:偏重存在的角度,認為恐慌和焦慮都是面臨威脅的因應機制。
治療方法,心理分析,注重焦慮的情境、意義,而非生物醫學和行為學的生物機轉,相信精神創傷是可解的,幫助病人深入自己的焦慮,以去除對存在的疑惑。

其他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包括冥想(每日27分鐘,八週後腦部結構就有可見的變化)、打坐、深呼吸。
(P59-62)

整理這一段是覺得,越透徹去了解一件事情,才可能和他共處(別老想打倒夢魘),我自己在這幾個月養成一個習慣:深深吐出一口氣,好吧!是嘆氣,常會在機車上深深的大嘆一口氣,所以現在在嘆氣之後會接著深呼吸幾次,你知道,一切都沒有變好,但感覺能舒服一點就盡量試試。

----------

第二部 我的胃病史

1904年,九歲的湯姆因為食道壁燙傷黏住,只好在他胃壁開一個洞,湯姆先把食物嚼碎,再吐出來,從插入胃部洞口的漏斗裝進胃裡以補充營養源。

1941年,40幾歲的湯姆,因為胃部有洞得以讓醫師研究得知「情緒的穩定性」和「胃部的不適」有很大的負相關性,湯姆的胃即是精神狀態的顯示器。p85

稍微整理這一段落,就是每次看見過去的醫療手法總還是會驚訝,113年前就直接開了洞啊。

了不起。負責。

達爾文的病症是醫學史上的一大懸案,可能的疾病粗估有二十種,還有嘔吐恐懼症,但他偉人吐了二十多年,仍然活到73歲才撒手人寰,真是令人振奮。

讀這段達爾文好像在你演前活過來了,非常有趣,不再是課本上一個名字,就是一個飽受折磨的病人啊!

這裡還提到了「臨場焦慮」,太深得我心了!雖然我也算是經歷過一些場合(?)的人,不過上台報告、對著幾個人(對不用到太多,幾個就很糟糕了)講話還是會緊張萬分,這裡提到電影巨星、首相、律師、鋼琴大師等,他們都曾因此怯場。

1889年,有個年輕的印度律師第一次開庭。在法庭站在法官面前的他,害怕到說不出話來,落荒而逃。p106


甘地,對,這就是年輕的印度聖雄甘地,也因為對演講恐懼,他多年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但他媽的還是成為了印度的精神領袖。

了不起。負責。(好了我知道我用兩次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1943年到1944年,比薩的猶太社群先後遭到義大利法西斯黨人和納粹軍人的迫害,大多數猶太人逃走了。而這時候有個不逃的人成為了精神領袖。

「我的病限制了我的人生,讓我活在陰影之下,更別提別人說的閒話和嘲諷。在我活著的時候,動物總是讓我恐懼到發抖,尤其是狗。我對恐懼本身感到害怕……要不是有這種病態的恐懼感,我才不會待在這裡,早就遠走高飛了。你們看到的天賦其實是一種疾病。」p154


※延伸閱讀:這邊也有引用到這段。




待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盧廣仲,連續劇裡的「繁華攏是夢」

憂鬱治療指南 X 徐珮芬

但你已經不願意再浪費我 X 徐珮芬